為引導我院學生黨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製度化建設,呼籲青年銘記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點燃時代激情,加強意昂4二級黨校對學生黨員的日常教育功能。2018年寒假,我院二級黨校組織部分學生黨員同誌自覺尋訪紅色地標,以聲音、文字和圖像為載體,講解革命精神,以此感悟祖國滄桑巨變👨🏻💻。

|
王澤宇同誌尋訪太原解放紀念館 |
預備黨員王澤宇同誌積極參與尋訪了太原解放紀念館🦶🏻🧸。太原解放紀念館位於太原東山的牛駝寨,這裏曾是解放太原戰役的主戰場之一,人民解放軍在戰役中經過一個多月的浴血奮戰,力舉攻克牛駝寨等東山四大要塞▫️,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原回到了人民的懷抱。為了緬懷革命先烈👨🏽💼,啟迪後人,褒揚攻打東山四個要塞爭奪戰犧牲的烈士,一九五九年,中共太原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在牛駝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園🧏♂️。在尋訪中,王澤宇同誌書寫下這樣的感悟:
“烈士用滾燙的鮮血♛👸🏿,
染紅了——解放太原城的鑰匙,
烈士的英魂,
守衛著國人的幸福🧑🏻🦽➡️,
革命英雄的豐碑永垂不朽!”

|
劉晨同誌尋訪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 |
黨員劉晨同誌參與尋訪了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在1927年-1949年間,先後有近10萬革命先烈在此慘遭殺害,新中國成立後,為緬懷先烈英靈👮🏿♂️,在雨花臺上建造了這座烈士陵園🥄💁🏽♂️。尋訪結束後,劉晨同誌書寫下這樣的感悟🏌🏻♀️:
“進到烈士紀念館內,正門上有“雨花臺烈士紀念館”,橫額的上方用花崗巖雕鑿出日月同輝的圖案⛽️,象征烈士精神與天地共存,與日月同輝。墻壁上掛滿了烈士的照片以及他們的英雄事跡。玻璃櫃裏陳列著他們的遺物🧔🏽♀️。不難聯想當年的腥風血雨💂:清晨,空曠的中華門外大街上傳來沉重腳鏈的撞擊聲。全副武裝的敵人露出猙獰的面容,押著一列共產黨人,他們衣裳襤褸,傷痕累累🚵🏼♂️。他們的腳下流淌著斑斑鮮血🌄:“帶鐐長街行,告別眾鄉親。殺了我一個,自有後來人……”這悲壯的歌聲響徹黎明前的夜空🍽。這些年輕的共產黨人面對死亡,長嘯當歌,一身正氣,威壓敵頑💅🏽。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紀念館外,是優雅的烈士陵園風景區🧑🎓。也許風景秀麗🐴🏜,也許氣候宜人,但在這塊埋葬著無數先烈的土地上,我們始終步履蹣跚🗾,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在腥風血雨中,先烈們表現出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信念🚶♂️➡️,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弘揚的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他們為了共產主義事業的獻身精神和不屈意誌,正是我們始終要樹立的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他們為了民族解放事業,頂住各種威逼利誘和嚴刑拷打🤌,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正是我們要繼承和發揚的革命遺誌和遠大理想。
可如今🤔,仰望藍天白雲🎅🏽,俯瞰蔥蔥山林🎗,生活似乎一如既往的平實,相對和平的時代,已經不需要我們實踐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壯誌,不得不承認,新一代的我們存在著一些弊病與缺點🍂,也遭受著長輩的質疑,可我們一定會堅定的說🎓,我們也有著不輸於前輩的愛國熱情和報國信心,習近平主席說過: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只是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牢牢緊記👩🏻。不忘歷史🤷🏻♀️👸🏻,不忘恥辱,不忘艱辛,不忘苦難,更不會忘了革命先輩們為建立新中國所付出的所有血與淚。作為青年人🌤👆🏽,很多人不忘主動肩負起革命與社會的責任👩🏽🎓,一批批的青年人主動積極的加入中國共產黨。曾經在電視上看見的場景始終忘卻不了,所有人莊嚴地舉起右手🤷♂️,向黨宣誓:“我誌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緊緊握住的右拳🧔🏿🔍,堅定不移的深刻表情❌,難掩他們的激動心情,也昭示著我們新一代人對祖國的忠誠。
當我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之下,再次擁入偉大祖國的懷抱之中時,我感覺心中已植入這塊神聖的凈土,接受了這場靈魂的洗禮。三十二年的白色恐怖,十萬最閃耀的星星隕落🎅,烈士的忠魂永遠守護著神州🦨。”
尋訪紅色地圖🌠,對於黨員同誌而言是一堂行走的黨課,身體力行的實踐和感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實現的,而是一代又一代革命者用犧牲和獻血換來的,對於黨員同誌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當代青年的歷史使命具有重要實踐意義。黨員通過尋訪,將個人感悟形成文字⛔、聲音、圖像等成果,積極在入黨積極分子、入黨申請人和群眾中發揮先鋒引領作用😪,增強學生黨員的引導、服務和教育功能。
據悉🤜,王澤宇同誌與劉晨同誌形成的尋訪成果在我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評選表彰中獲紅色先鋒實踐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