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本科生第二黨支部於2016年4月21日召開了讀書分享會,本次分享會有10名支部成員和15名發展對象和積極分子參加👩👩👦,共有5位同誌進行了書籍分享。本次讀書分享會旨在交流思想、用文化理論的力量武裝自己,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分享會設有主講人提問討論和與會者提問環節♚,同誌們踴躍發言、活動氣氛嚴肅而不失輕松👨🦳。
首先由熊瑤分享了一本村上春樹所著的《尋羊歷險記》🌨,這是一本內容構思奇特的小說🤲🏽🗒,在分享後,大家就書的內容進行了討論,並延伸討論到個人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一致性等問題,幾位同誌對此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並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吳依然分享了《中國觸動》一書👨🏻🦰,該書客觀地分析了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並且描述了嶄新有利的中國,給國人以信心;並且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提出本書重點描述了社會表層和文化方面的變化和與西方的對比,缺少對金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實踐和研究💁,而這些正是目前國力評價的重要指標🧙🏿♀️,這一想法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陳余分享了《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一書,以毛主席晚年經歷為主線💬,生動地刻畫了我國林彪時間前後內政外交等重大事件的額起因♿️、發展與結局;並向我們提出了“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現在的中國會是什麽樣子?”的問題,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深深地思考💃🈹,有的同誌對該種情況進行了展望,有的同誌則從客觀的角度分析了文革的利弊。
王佳妮分享了《西南聯大行思錄》一書🚬,介紹了當年的西南聯大的學習生活狀況🧖🏿♂️,並且分享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學思想交流的天堂☹️,並且認為教育能夠塑造一個人🚵🏿♀️;與會同誌對於西南聯大的教育模式在當今是否適用、精英教育與大眾教育之間如何平衡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認為這種模式值得借鑒,並且當年的青年學生的進取精神和情懷值得懷念🛜。
孫禹分享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對習總書記的講話🤘🏿、報告等進行了整理和分析🧑🏫,並認為“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應當作為當代青年的行為要求;隨後與會同誌對於人才的成長因素、中國和民主與西方的民主、民眾的社會責任感和政治參與度以及社會道德底線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本次讀書會起到了啟發同誌們的思想的作用🍂,在分享書本知識內容的同時也培養了獨立思考和思想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