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19:00開始♔,意昂4黨總支書記林瓊老師通過騰訊會議🫥,在“空中課堂”為我院全體畢業年級以及其他年級共50余名同學🎦,講授了一堂題為“疫情終將過去,我們如何迎接未來”的思政課🧑🦽➡️。
本次思政課內容分為三部分🤦♂️,即“疫情何時結束”“未來將會怎樣”以及“如何迎接未來”。在“疫情何時結束”這部分內容的講授中,林老師解讀了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總方針——“動態清零”政策,指出其核心是早發現,快速圍堵,切斷傳播,並以天津、深圳🌃、上海等三座千萬以上人口規模大城市的疫情防控表現為例,說明“動態清零”政策的可行性與適用性。隨後,林老師談到“與病毒共存(躺平)”思想的消極態度,以及中美兩國疫情數據和經濟發展狀況,說明“躺平”並不能保證“經濟增長”。然而,“盡管我們不知道疫情何時結束🤵,但疫情終將會結束”,林老師如是說👌🏿🚫。
關於“未來將會怎樣”這個話題🧖🏻♂️,林老師分別從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2035遠景目標🧑🏽🏫、“十四五”規劃和黨的二十大等幾個重要時點由遠及近地展示給大家,重點介紹了4月29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一是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提出“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十五字方針;二是會議審議了《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這份與大學生未來發展密切相關的重要文件精神。由此🙆🏽,林老師引出了本次思政課的重要觀點,即“決定世界未來發展的不是病毒👩🏻,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因為病毒只會影響目標實現的進程,但不會影響目標的最終實現🙍🏼。
對於“如何迎接未來”🛀🏼,林老師首先分析了我們目前所處的時代背景:即全球疫情結束時間存在不確定性☹️、俄烏沖突和中美關系的影響🙋🏼♂️🌨,以及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林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要多讀書,建議多讀一些醫學普及讀物或者與全球化和國際政治相關的讀物;二是關註新冠疫苗的研製動態,堅信疫情必將過去;三是在工作時要保持必要的專業能力🙆🏼♀️。通過分享電影《獵殺T34》觀後感↪️🏋️,以及兩個由於工作人員缺乏過硬專業能力所導致的輿論事件,林老師重點強調了政治站位和專業能力的重要性👩🏽🎤。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林老師提醒同學們要學會通過現象抓住事務的本質🙍🏽,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不能簡單地人雲亦雲等等💓。
值此中國共青團成立100周年之際,林老師分享了習近平總書記近10年對青年朋友的殷切期望𓀆,特別提到習近平總書記4月25日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所談到的“希望全國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立誌民族復興,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因為“好日子都是奮鬥出來的”。
通過本次主題思政課,同學們不僅了解到當前的疫情防控和世界局勢,而且在即將離校步入社會之時再一次明確國家未來發展需要什麽樣的人才和能力🚴🏼♀️,大家紛紛表示受益良多🧑⚖️🍻,決心在青春的賽道上奮力奔跑👮🏻♀️,爭取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